) 如今,85及90后正在取代70、80后成为买房的主力大军。作为社会生力军和消费担当,追求个性化、愿意超前消费、认同圈层文化的新青年群体有着怎样独特的买房偏好?他们的居住理想是什么?近日,贝壳研究院发布了《2021年新青年理想居住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以“理想居住”为关键词,通过对消费行为、理想社区及理想居住空间的分析,尽量描绘出新青年群体的美好居住图景。《报告》显示,在支付能力方面,新青年可接受的月供收入比舒适线%;在租购意愿方面,近半数新青年受访者不接受长期租房生活;对于理想住所的描摹中,“能放洗衣机和绿植的阳台”“零噪音卧室”“收纳一切的储物间”“能开party的超级大客厅”成为新型居住理想;在居住空间方面,他们更关注卧室的舒适度,同时在意房屋建筑结构,对于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相对更高,智能锁、扫地机及净化器最受欢迎。
在新青年家庭可接受的月供收入比方面,《报告》显示,超过一半的受访者(53.7%)表示,可接受的月供收入比在10%-30%之间,其次是30%-50%的区间范围,占比约为24.3%。同时,30%以下占比达到72.3%。
许小乐对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表示,从这一点来看,新青年群体并不希望买房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,除了必要的还贷支出外,他们更渴望实现“超市自由”“商场自由”“旅行自由”等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调查的最终结果进一步显示,“长周期的还款压力”正成为已买房一族的烦恼。对于买房的痛点,约48.1%的收房的人说,最大的痛点是“还款压力大”,排名第二的是“缺首付”,占比约27个百分点。
许小乐表示,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对于新青年群体而言,在置业过程中,家庭一般会给予支持,帮助其“上车”,因此,首付并不是最大的痛点,而长周期的还款压力成了最大痛点。以北京一套总价350万元的房源为例,按照35%首付比例,选择商业贷款,贷款年限选择25年,利率按4.65%计算,等额本息月供约为12868元,如果按照30%的月供收入比作为舒适线,该家庭可支配的收入约为42893元/月,对于年轻群体而言,达到该收入水平并非易事。
《报告》调研结果为,约48.9%的新青年收房的人说,不接受长期租房,约28.9%的收房的人说视情况而定。如果分性别看,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,女性新青年群体更不愿意接受长期租房,仅有18.5%的女性收房的人说接受长期租房,而男性受访者的比例达到了27.8%。
近年来,女性购房占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。在不愿意接受长期租房的原因中,“自有住房才有归属感、安全感”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。另外,对于已育家庭而言,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。“租来的房子毕竟不是自己的”,租客并不能完全享受到产权房子所带来的公共配套服务,比如教育资源。
对此,许小乐认为,随着“租购同权”政策的稳步推进,租客权益会促进得到保障及改善,归属感及安全感问题也会逐步得到缓解,但现阶段,相对于租房,自有住房所带来的权益仍然更加显著。同时,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,“房子”与“家”是密不可分的,房子成为了家重要的构成部分,自然也成为了安全感与精神寄托的理想载体。
在买房意愿方面,新青年的想法其实跟70后、80后相比,并无明显的变化和差异,但是,在居住理想方面,新青年有了更多个性化的想法和新的需求。
在理想空间方面,调研数据表明,超过一半的受访者(56.5%)表示,他们更关注卧室的舒适度,其次是客厅,占比约为22.9%。具体到空间需求,15.2%的收房的人说希望拥有“能放洗衣机和绿植的阳台”,15%的收房的人说希望拥有“零噪音卧室”,12.8%的收房的人说希望拥有“收纳一切的储物间”,12.5%的收房的人说希望拥有“能开party的超级大客厅”,11.8%的收房的人说希望拥有“电器配齐的厨房”。从结果看,阳台、卧室、储物间、客厅及厨房成为新青年客群最看重的居住空间。
调查显示,对于崇尚享受生活的年轻家庭来说,智能家居成为他们新的喜好。比如,“指纹/人脸识别门锁”“全自动扫地机”“空气净化器/净水器”“智能除臭清洗恒温马桶”“智控油烟机”等都成为了年轻群体最受喜爱的智能家居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